如何认识心身疾病?
2021-06-21 16:47系统
今天老张来门诊看病,说自己是老胃病,到处检查也没什么大问题,吃了很多药做了好多检查,都没有明显效果。老张平时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特别大。心烦、失眠是常有的事。很多大医院的医师都说他是“植物神经官能症”,后来他听说可能自己是心理问题,就来医学心理门诊来看病了。“叶主任,我这病和别人的胃病不同,我老治疗总是不见好,我怎么会得这个怪病?”
我和老张解释到:现代研究证实在经历灾难、职业和家庭问题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目前认为是负性应激可能导致免疫力降低,增加了个体对幽门螺杆菌的易感性。而95%-99%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90%的胃溃疡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在心理学上分析胃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接受功能,如果接受任何食物,有时候就会对身体不利,这在心理上代表“忍气吞声”;另一种功能是消化功能,代表攻击性,但是如果是彻底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同时心理适应能力下降。
老张又问:“胃病是心理模式的投射,那么胃病患者该如何协调这两种功能,使胃功能发挥正常,使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呢?”
我告诉老张:“胃病患者完全不表达或者展现过强的攻击性。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它接受一切外来的东西,接受一切需要消化的东西。制造和分泌胃酸。酸会侵袭、腐蚀、灼伤、分解,无疑是具有攻击性的。如果无法有意识地处理烦恼的感觉,或是将之转化成彻底的攻击性行为,或“忍气吞声”,这时我们的攻击性和怒气就会以胃酸的形式在身体里表现。胃进行酸性作用以消化和分解纯心理的感受,这个苦难的工作会使我们嗳气打嗝,提醒我们最好不要吞下这些感受,把胃留给真正需要消化的食物。有胃病的人的问题就在于此,面对激怒他们的事,或是自己的攻击性冲动时,他们缺少有意识的适应能力,所以无法靠自己解决冲突和问题。这种人要么是完全不表达自己的攻击性,要么是展现过强的攻击性。因此胃会只制造过多的酸液以承担攻击性的任务。胃病患者不自觉地渴望没有冲突的关系。胃病患者不能容忍未经加工的食物,他觉得这种食物太粗糙、太原始、太危险了,所有食物都要煮烂(攻击性的处理),然后他们才敢冒险一尝。咖啡、酒、茶、辣椒等等,对他们来说太刺激而不能吃。他们的生活和饮食好像需要完全没有挑战。胃的酸度会导致压迫感,以至于不能吃任何增加压力的东西(不能接受任何新观念)。服用制酸剂通常会造成嗝气,而有舒解的感觉。嗝气是对外界表达攻击性,这是一种放气出来(摆架子)的方式,可以减少内在的压力。正统医学也会使用镇静剂,为的是同样的作用。药物的作用是打断心理和生物化学间的关系,在严重的病例甚至会以手术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比如为溃疡病人切除负责酸液分泌的特殊神经。这些传统医学的方法会打断感受和胃之间的联结,于是胃就不必消化以身体形式表现的感受。胃病患者需要觉察感受,消化外来观念。胃病患者需要学习去觉察自己的感受,有意识地掌握自己的冲突,并消化外来的观念。最后给老张处方了一些改善心境的药物配合心理治疗4周后病情显著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