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2之魔童闹海》看自我认同与亲情的力量

2025-03-07 10:14医院管理员

近期,《哪吒2》频繁刷屏,票房已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的电影!《哪吒2》相关衍生话题也层出不穷。今天,我院副主任医师、临床心理科主任唐放放将从自我认同的角度,深入探讨《哪吒2》中蕴含的“育儿经”。

在《哪吒2之魔童闹海》中,哪吒的故事再次深深吸引观众,而这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内涵,尤其是自我认同和亲情治愈等主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哪吒自出生便被贴上“魔丸”的标签,这一标签如同沉重的枷锁,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自我认同危机。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身身份、价值观和目标的清晰认知与接纳。哪吒虽拥有强大力量,却因“魔童”之名被世人误解、恐惧和排斥。他内心渴望成为拯救众人的英雄,可外界的看法让他不断质疑自己的价值,这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冲突,正是自我认同危机的典型表现。

从心理学角度看,个体的自我认同并非天生固定,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哪吒所处的社会环境充满敌意,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使他难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但幸运的是,哪吒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母李靖和殷夫人的爱与支持,成为他对抗外界压力、化解自我认同危机的关键力量。

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温床,对自我认同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李靖夫妇的育儿智慧堪称典范教材。当整个陈塘关都在恐惧魔童降世,殷夫人坚持用拥抱代替锁链,李靖以"换命符"践行着最沉默的父爱,这份深沉的父爱让哪吒明白自己的生命有着重要意义。这种积极关注如同心理疫苗,持续强化着哪吒的心理韧性,让哪吒在充满荆棘的成长道路上,逐渐坚定自己的信念,朝着成为英雄的目标努力。

亲情的治愈力量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哪吒在自我认同的黑暗中挣扎时,父母的爱就像一束光,照亮他前行的道路。这种爱不是盲目的宠溺,而是包容与引导并存。他们包容哪吒因魔性偶尔失控的行为,同时引导他用力量去做正确的事。在家庭的支持下,哪吒逐渐接纳自己,学会控制力量,最终实现了从“魔童”到英雄的蜕变。

这部影片给现实生活中的家长们带来深刻启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可能会产生自我认同困惑。家长的包容和正向引导至关重要,要让孩子感受到无论他们遇到什么困难、犯了什么错误,都能得到无条件的爱与支持。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认知,帮助他们在面对外界评价时,保持内心的坚定,不被负面评价所左右。

《哪吒2之魔童闹海》通过哪吒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自我认同的形成与挣扎,以及亲情治愈的强大力量。希望更多人能从这部影片中汲取心理学智慧,在现实生活中重视家庭的力量,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实现自我认同与价值。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智慧医院二维码
心理医院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