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载精神辉光: 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的奋进之歌
2024-10-15 10:39医院管理员
六十五载的革新与发展
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始创于1959年9月,是桂林市民政局下属的副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也是桂林市唯一的国家三级公立精神病专科医院。发展至今,医院已拥有两个院区,总占地面积2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802平方米。
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在65年的风雨兼程中,始终坚守在精神卫生事业的前沿。“65年风雨兼程,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福医’人奋勇拼搏的奋斗史。”医院院长刘军感叹道。
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从20世纪到21世纪,医院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规模逐渐扩大,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居民需求的提升,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始终保持着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2009年,面对精神卫生资源整合后的挑战,医院病床使用率持续饱和,发展陷入瓶颈。然而,这并未阻挡住医院前进的脚步,反而激发了医院寻求科学、持久、良性、健康发展路径的决心。
2013年,医院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总投资250万元的“老年疾病康复中心”项目验收合格并正式投入使用,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老年病区床位紧张的局面,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紧接着,2015年,总投资高达3003万元的“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项目落成,这是一座集治疗、康复、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精神病专科病房大楼,建筑面积达12894.46平方米。两大项目的竣工使用,为医院打造广西一流、全国知名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同时,医院也注重病房管理模式的创新。过去,精神病专科采取封闭式管理,病人生活环境封闭单调。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医院逐渐将病房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打破了冰冷铁门铁窗的格局,将病房布置成温馨的家园,并将荒地改建成供休养员娱乐、休闲、活动的“康复乐园”,配备各式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2015年5月,新开设的医学心理科开放式病房更是填补了医院开放性病房的空白,为早期及轻型精神病患者创造了宽松的治疗环境。
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医院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升级,还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加强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十二五”期间,医院投入大量资金采购电子病历系统,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安装、操作学习培训,逐步实现了临床管理的数字化。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病历质量与工作效率,也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谋篇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十三五”时期,医院以《国家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为蓝本,不断完善医院发展规划、制度建设、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医院建立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同时,医院还引进了临床路径、合理用药、电子图书检索、网上预约缴费、电子票据、远程医疗等管理系统,并从多个维度促进特色化惠民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持续提升。
如今,走进医院,就像进入了一座庭院式的休闲公园。芳草如茵的绿地、争奇斗艳的花卉,彻底改变了精神卫生机构以往的形象。医院依托智慧医院建设,不断改善服务流程,完善预约诊疗制度,提供多种预约方式,预约时间精确到30分钟。门诊呼叫系统全覆盖,患者可通过关注公众号动态获取医生看诊进度及等候人数。门诊检验检查报告提供自助打印服务及微信公众号查询,支持扫码付、微信和公众号支付,实现了住院预交金、门急诊费用等所有缴费移动支付全覆盖。
六十五载风雨兼程,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始终坚守在精神卫生事业的前沿。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精神卫生服务。
坚持党建引领新发展
在新时代激昂奋进的征程中,医院党委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方针为核心,不断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在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过程中,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确保党委在医院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院长依法依规行使职权。
一直以来,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通过狠抓政治理论学习、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显著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同时,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优化组织体系,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并积极开展党建品牌创建与支部星级达标建设,医院“心灵家园、医心为民”党建品牌获得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称号,党委荣获市直机关“五星级”党委,6个党支部达标“五星级”党支部,8个党支部达标“四星级”党支部。
在医院党委的强化政治引领下,医院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充分彰显了民政特色。同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平安医院、清廉医院建设已初见成效。
医院党委有效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深度融合。得益于此,医院连续四年获得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等级。此外,医院坚持党管人才思想,出台多项制度性文件,改善了育人、用人环境,使人才队伍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医院党委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如医院发展遇到瓶颈、行业竞争加剧、人才流失与缺乏业务骨干等。面对这些挑战,医院党委认真研究解决,确保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下一步,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强政治理论与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加强党委自身及组织建设,提高院党委履职能力水平。同时,医院党委将持续履行好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职责,做好人才队伍、干部队伍管理,抓好“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平安医院、清廉医院”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努力创建患者满意、社会满意、职工满意的“三满意”医院,谱写医院新时代篇章。
人才强院战略引领全面发展
在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的发展历程中,人才建设始终是推动医院不断前行的关键力量。医院深知,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医疗技术进步、学科发展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石。
自2012年起,面对基础薄弱、人才短缺、门诊量不高的困境,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痛定思痛,决心从人才引进与培养入手,扎实推动医院的整体发展。医院首次引入了硕士学历的技术人才,填补了高学历技术人才的空白,为医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十二五”期间,医院成功评聘了11名副主任医师资格,使在职高级职称人数达到17人,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缓解了医院高级技术人才匮乏的状况,还优化了医疗队伍的结构,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
医院深知,人才的培养与成长离不开持续的学习与交流。因此,医院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积极为医务人员提供国内外进修学习的机会。近五年来,医院选派医护技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47人次,参加各类短期培训、学术会议等300余人次,同时邀请区内外业内专家到医院开展学术讲座40余次。这些举措不仅拓宽了医务人员的视野,还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进入“十三五”时期,医院的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已近50人,引进硕士以上高学历人员10余人,拥有高校教师资格40余人,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医院形成了一支涵盖精神、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化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队伍,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在国家加强社会心理卫生服务的要求下,医院积极响应,于2017年增挂了“桂林市心理医院”牌子,并成为桂林医学院精神心理卫生学教研室的所在地。同年,医院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批准设置为三级精神病医院,成为全区仅有三所、桂林市唯一的三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此同时,医院精神科还成为自治区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学心理科被列为市级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这些荣誉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医院对人才建设的持续投入和高度重视。
近年来,医院还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建立了全市精神医学领域首个专科联盟,并建立了2个“湘雅名医工作室”团队。该团队成员定期在医院坐诊及进行临床科研教学指导,不仅让桂林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专家的服务,更极大地促进了医院的业务建设和发展。
此外,医院十分重视科研方面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在科研课题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据统计,近年来,医院开展科研课题20项,课题曾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桂林市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桂林市科学进步三等奖等荣誉。这些课题的研究不仅提升了医院医疗技术的整体水平,还为医院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医院将继续坚持人才强院的战略,不断引进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为医院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医院也将继续加强学科建设、技术提升和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等方面的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精神卫生服务。
做好精神与心理健康服务
全方位守护心理健康
在精神卫生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今天,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以其65年的坚守与奉献,为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自2012年起,医院与上级部门及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紧密合作,创新性地每月设立了一个“精神病防治日”。每月的这一天,医院的医务人员都会深入基层,为精神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确保有康复需求的精神残疾人能够享受到“人人享有健康服务”权益。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更彰显了医院对精神卫生事业的深厚情怀。
同年,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又迎来了新的里程碑——“桂林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的成立,填补了桂林市未成年人专业心理辅导中心机构的空白,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专业化、细致化的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服务平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敞开心扉,得到专业的帮助和支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医院聚焦“守初心,重民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扩大家长公益讲座的覆盖面,2023年医院首次尝试线上直播形式,通过自营的视频号直播平台,截止到目前成功举办了22场心理健康直播。据统计,直播时在线人数达到了1万多人次,观看回放的人数也达到了4000多人次。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效缓解了家长和学生的情绪压力。
医院十分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一年内共举办了31场家长公益心理健康讲堂,总计到场人数约1000人次。同时,医院还与区内9所高校构建了“家—校—医”三位一体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心理专家们走进校园,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服务。此外,医院全年心理援助热线接听群众来电咨询5051人次,其中青少年咨询939人次,同比增长28.67%。
除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医院还圆满完成了公共卫生服务任务。2023年,累计对五城区350余名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门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补助,补助药品费用达13万余元。同时,医院还为这些患者提供了免费体检、复诊和送药服务,共免费复诊500余人次。此外,医院还开展了190余场次的健康宣教活动,服务人数达到2947人次。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医院还开展了随访技术指导30余人次,对出院患者进行了1390人次的电话随访。
近年来,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更是不断进取,与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携手合作,共同组建精神医学专科联盟。在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通过与高校的强强联合,医院的精神科和临床心理科分别获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和桂林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殊荣。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医院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和鞭策。
从2019年至2022年,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均获A等次,其中2021年的评分更是位列全国126家无年报组医院第10名。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卓越实力和领先地位。“未来,我们将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国家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当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心灵守护天使。”医院院长刘军说。
六十五载风雨兼程,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以其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成就,铸就了精神卫生事业的辉煌篇章。如今,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精神卫生领域的佼佼者。
展望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患者满意 社会满意 职工满意”的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更多的精神与心理疾病患者带来福音,为桂林乃至广西的精神卫生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版图片由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