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妄想之茧”,迎“重生之光”——桂林社会福利医院助患者重拾生活美好
2025-08-26 11:24医院管理员
近日,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六病区的病房里暖意融融,一份特殊的感谢在此传递。一位曾受精神分裂症折磨的患者,历经系统治疗后顺利康复出院,其家属将一面印着“精湛医术护心灵,敬业奉献暖人心”的锦旗,郑重送到主治医师与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手中,字里行间满是对医护团队的深深感激。
病症缠身,生活坠入阴霾
一年前,这位患者的生活悄然被阴霾笼罩,精神异常症状逐渐显现。其中,命令性幻听尤为突出,她常对家属说“能听见神的声音”,还坚信必须遵照“神的命令”行事。不仅如此,患者还伴有自语自笑、行为异常等表现。她购买佛像摆在家中,每天对着“佛像”自言自语。更为严重的是,患者逐渐产生了被害妄想,多次怀疑有人往自家门口泼洒农药,想要伤害自己。这些症状严重打乱了她的生活节奏,也让她的社交功能逐渐退化。家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刻带她前往我院精神科六病区,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精准施治,点亮健康之路
入院后,主治医师雷琴第一时间结合患者的病史与症状,展开全面细致的评估。在科主任何雪雪的指导下,一套“药物治疗 + 心理疏导 + 康复训练”的个性化系统治疗方案迅速成型。
药物治疗是康复的基础,医护人员精准调整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与种类,为患者的病情改善筑牢根基。心理疏导环节,心理治疗师刘训巧用“外化对话技术”,将困扰患者的幻听比作“不受欢迎的访客”,有效缓解了她的恐惧。同时,通过认知行为治疗(CBT)与现实导向训练,帮助患者慢慢分清幻觉与现实,重新建立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知。康复训练则从生活技能、社交能力等多个维度发力,助力患者逐步恢复社会功能,为回归正常生活做准备。
治疗期间,医护团队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与药物反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优化治疗方案。日常护理中,责任护士耐心与患者沟通,引导她正确认识自身症状,缓解焦虑情绪,每一句关怀、每一次鼓励,都为患者注入了对抗疾病的勇气。
破茧重生,感恩医者仁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与悉心护理,患者的精神症状有了显著改善。令人欣喜的是,命令性幻听完全消失,被害妄想彻底解除,自语自笑、与“佛像”交流等异常行为再也没有出现。如今的她,能与家人正常沟通互动,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稳步提升,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与乐趣。
出院当天,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家属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多亏了你们的专业和负责,我的家人才能重新过上正常生活,这份恩情我们永远记着!”康复后的于女士在复查时,也难掩心中的激动,她笑着说:“希望大家知道,精神疾病就像大脑的一场感冒,是可以治好的。”随后,她亲手将锦旗送到六病区医护团队手中,以表谢意。
面对患者与家属的感谢,六病区医护人员表示,守护患者的精神健康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来,科室将继续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凭借精湛的医术和敬业的态度,为更多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走出疾病的阴霾,重返家庭与社会,拥抱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